當每次來到中心的舞樂小組時,總是聽到惠玲的笑聲。「旁人見我成日都開開心心咁,都話我唔似有長期病。」
惠玲第一次確診患有心臟病是在她十五、六歲的時候。那年她因為小腿疼痛見醫生,當醫生例行檢查心跳時表示聽到有雜音,因此轉介她到醫院檢查。及後醫院的專科表示她因細菌感染而患有風濕性心臟病,需要接受8年的盤尼西林注射。惠玲表示那時只需一個月注射一次,而門診的開放時間亦有彈性,因此對她的生活可以說是沒有影響。
1990年惠玲進行牙科手術後,雖然事前已服食抗生素,但惠玲仍有嚴重牙痛數天的情況出現。一個月後,惠玲因高燒及忽冷忽熱入院,種菌後發現細菌已到心臟,猶幸惠玲於六星期的療程後康復。兩次經歷後,對惠玲日常生活的影響不大,但需要避免進行劇烈運動。
1999年的暑假,惠玲出現頭暈及心跳過快的情況。入院後醫生表示惠玲因風濕性心臟病引致心瓣膜病,需要進行更換心瓣的手術。「果時唔知任何有關個病同手術的事,曾經擔心到考慮唔做手術,亦諗過點解係我呢﹖」雖然如此,惠玲亦接受一個月後於葛量洪醫院進行更換心瓣手術的排期。惠玲還記得當日因事提早了進行手術,因此未有家人陪伴下進手術室,而天文台於後一天發出十號颶風信號,因此只能於電話中與家人報平安。手術後,惠玲大約於一年後才能恢復體力處理家務,幸得媽媽協助處理家中的事務。
惠玲表示手術後因需要服食薄血丸,她最不習慣的便是要戒口。後來惠玲於醫院覆診時接觸到香港復康會的展板而參加了活動及復康課程,及後亦認識了關心您的心的服務。雖然惠玲已經患病多年,但她仍然有堅持運動的習慣,她認為保持運動習慣可以使身體強壯,最重要是按照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做。「我好鍾意跳舞,人地可能跳到十隻舞先攰,我知自己身體狀況,知道自己可以跳兩至三隻舞就會攰。」雖然惠玲要量力而為地跳舞,但仍然可以享受跳舞的樂趣。
對於其他心瓣膜病的患者,惠玲認為要「出嚟見下世面,參加多些有關心臟病的講座及運動互助小組,認識多一些東西是好的。而認識多些心臟病的朋友可以有共鳴,自己亦會開心些,不用將一些唔開心的事收收埋埋,亦唔好自怨自艾。」至於家屬,惠玲認為家人的支持及體諒是十分重要,例如家人可以於患者不舒服時分擔一些家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