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糖尿病?
![]() |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失調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島素不能使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並為身體產生能量,原因包括胰臟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所產生的胰島素不能被身體有效地利用,結果使血液內的血糖濃度升高。當血糖濃度上升至超過腎臟所能吸收的極限時,糖份便會滿溢至尿液中排出體外。因尿液中含有糖份,因此稱為糖尿病。 |
發病率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最新資料顯示,2010年全球將有二億八千五百萬名糖尿病患者(20至79歲的年齡組別),而估計到2030 年,有關人數將激增至四億三千九百萬。糖尿病的死亡率亦非常高,世界上每十秒便有一人因糖尿病相關的原因而死亡。糖尿病是本港最普遍的非傳染病之一,根據專家估計,香港每10人便有一人患糖尿病,即全香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
葡萄糖 與 糖尿病
葡萄糖又稱作血糖,經胰島素協助,進入人體細胞,提供養份,產生能源。不同的食物會分解成不同的營養元素,碳水化合物和糖在消化過程中被分解成為單糖,或稱葡萄糖。葡萄糖被胃腸系統吸收進入血液,使血糖濃度上升。身體內的葡萄糖可以比做汽車的汽油,它們都是燃料,都會產生能量。然而,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不了細胞,使細胞缺乏能量。血液內的血糖濃度升高,導致高血糖。上升的血糖濃度維持多年會損害整個身體的動脈和神經,這會導致心臟病和心臟病發作、神經受損、腎臟受損、視力問題、較頻密及嚴重的感染,以及有時需要截肢。幸好這些併發症多數可以預防或延遲發生。
胰島素 與 糖尿病
胰島素是由胰腺分泌的激素,胰島素起到了使血糖從血液中進入細胞的橋樑作用。一旦葡萄糖進入了細胞,就可以燃燒而產生供應你身體的能量。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胰島素不能執行這動功能。原因包括胰腺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所產生的胰島素不能被身體有效地利用。其結果就是血液內的血糖濃度升高。在腎臟過濾血液時,會把多餘的糖份透過尿液排出。這就產生了糖尿病的其中一種症狀:多尿並且尿中含有大量的糖,糖尿病這個名詞也由此而生。
一型 和 二型糖尿病
特徵 | 一型糖尿病 (胰島素依賴型) |
二型糖尿病 (需口服藥,可能需要胰島素) |
年齡 | 通常發生於20歲前,但也可發生於成年 | 通常發生於40歲後,但也可提前發生 |
胰島素 | 胰腺不能製造或製造少量的胰島素 | 胰腺能製造胰島素,但不能或不能充分的被身體利用 |
發病 | 突然 | 緩慢 |
性別 | 男女相同 | 女多於男 |
遺傳性 | 有部分遺傳傾向 | 遺傳性強 |
體重 | 大多數病人體重下降,較瘦弱 | 大多數病人超重 |
酮 | 尿中有酮 | 尿中通常無酮 |
治療 | 胰島素、飲食控制、運動、自我管理 | 飲食控制、運動、自我管理、有必要時需口服藥物及/或使用胰島素 |
繼發性糖尿病
這是由於患上其他疾病導致胰臟功能的破壞,例如胰臟炎或胰臟癌。此外,其他因素如荷爾蒙失調,都會引致血糖上升,形成糖尿病。
前期糖尿病
空腹血糖異常或葡萄糖耐量異常的人士血糖水平比正常高,但未達致患糖尿病的指標。據專科醫生指出,每年約有5%至10%耐糖量異常人士會轉化為糖尿病患者。他們不單是糖尿病高危一族,患心血管病的機會亦較高。所以這些人士需要及早控制飲食和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糖尿病 的 危險因素
雖然糖尿病不能夠根治,但它是一種可控制的長期病。疾病成因至今仍未能完全確定,而以下一些危險因素會增加患病的機會,當中包括「不可改變」的和「可改變」的危險因素,患者應多加留意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並從日常的生活模式中加以調整。
糖尿病 的 病徵
*約有一半患者沒有明顯的病徵,如果屬高危人士,請作定期檢驗及跟進病情
糖尿病 的 併發症
急性併發症主要有低血糖昏迷症 及 高血糖昏迷症。
低血糖昏迷症的主要徵狀包括:冒冷汗、頭痛、心跳加速、嚴重飢餓感、發抖、非常疲倦、焦慮不安。
高血糖昏迷症的主要徵狀包括:極度口渴、噁心、嘔吐、面部潮紅、視力模糊、呼吸快而深。
若延遲處理,兩者皆可引致昏迷,甚至死亡。
慢性併發症包括:
病科小冊子
糖尿病的病徵:多尿或小便頻密: :容易疲倦: :經常口渴: :食量大增: :體重減輕: :皮膚或陰部痕癢: :傷口較難癒合: :視力模糊: |
注意:約有一半患者沒有明顯的病徵,如果屬高危人士,請作定期檢驗及跟進病情。 |